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不規范使用成語易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法律顧問

不規范使用成語易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發布時間:2021.11.03 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案情簡介】


  廣東豐和日麗環保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31日提出第42005562號“豐和日麗”商標注冊申請,核定使用在第42類城市規劃等服務類別上。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于2020年4月駁回該商標申請。廣東豐和日麗環保有限公司不服,提起復審申請。商標復審部門以該商標構成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指情形為由,作出決定,對訴爭商標復審申請予以駁回。


  廣東豐和日麗環保有限公司隨后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經審理后駁回了原告訴訟請求。目前,判決已生效。


  【法律分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創新正在成為全民的共識,而表現在商標領域,就是市場主體越來越注重品牌的建立和維護。為了品牌的獨樹一幟,市場主體越來越傾向于選擇“標新立異”的標識作為商標,以期能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被人熟知、熟記,進而脫穎而出。


  但這種商標創新必須維持在合理的界限之內,如果突破到公共利益范疇,造成不良的社會的影響,則會因為構成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之情形而被不予注冊??紤]到大多數市場主體在一個商標注冊成功之前往往已經開始進行推廣使用,而商標注冊需要必要的時間進行審查,故而如果一旦已花費了一定人力和物力進行推廣宣傳的商標因為突破到了公共利益范疇而不予注冊,無論是市場主體本身,還是對于整個社會都是一種不必要的損失。


  而對于在商標標識中對成語的不規范使用則是一種典型的突破公共利益范疇的情形。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對成語的正確和規范使用,是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承的應有之義。在一些網絡段子或其他作品中,利用諧音梗通過變造現有成語的形式,進行成語的“活學活用”,因為有上下文的限制,以及其公共屬性相對較弱,尚可接受,也并不需要嚴格地限制。但如果將這種行為用在商標標識中,則不應當被允許。原因在于,文字商標標識的相對簡短性是其本色,不會有任何上下文對其限制,其往往表現就是不規范使用的成語本身,且考慮到商標本身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如果任由不規范使用的成語用于商標標識中,易對公眾對于相關成語的正確認知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影響整個傳統文化的傳承。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國家知識產權局 司法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下一篇:“和天下酒”跨界碰瓷“和天下煙”,被判賠償400萬元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